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简体中文 | English
 
 
首页 > 留学信息交流

美国大学录取“潜规则” 不做义工难进名校?


  美国慈善组织的一项调查指出:半数美国人平均每年花在做义工上的时间约有100小时,每三到四天就会去做1小时的义务社会服务。美国人似乎有一种共识:不做义工,就得不到社会尊重;在这种氛围下,美国学生就形成了一种认知:不做义工,就别想申请好大学,更难以进入名校。

  美国大学招生,不爱“高分”爱“义工”

  美国学生Tony准备报考医科大学,本来功课就很多,还要挤出时间穿梭于学校、医院和敬老院之间做义工,忙得不亦乐乎,但他似乎很享受这种忙碌的状态。他认为只有亲身经历了这个艰苦的过程,又心甘情愿并选择医护职业的学生,今后才会真正满怀人道主义、热爱之情、敬畏之心,义无反顾地为病患救死扶伤。

  从Tony的报考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美国大学在招生时特别看重考生是否有为他人提供无偿服务贡献的经历,只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不是唯成绩论英雄。即使像哈佛大学这样的名牌学校,也并不是特别在意考生的分数,校方录取的是将要贡献社会、贡献世界的人。

  在此,啄木鸟教育也给想申请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提个醒,美国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使美国的义工活动独树一帜,如果你想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想要交到更多的朋友,想要将来申请更好的大学,那就应该多参加这种活动。

  为什么美国大学看重义工活动

  与中国考不了高分就上不了好大学的情况不同,在美国没有义工服务的经历就很难申请好大学,这又是为什么呢?

  专门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学者表示,这与美国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有关。义工服务的志愿精神可能源自美国开拓新疆土时代新移民们之间相互帮助、不图报答的社会风气。由此美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志愿服务时间长、表现特殊的人,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会更被看重或被优先考虑。

  啄木鸟教育也分析指出,义工精神其实已经深深根植于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当中,美国人以当义工为荣为乐,乐于无偿奉献已变成为一种美国社会特有的文化内容。这种精神文化自然也传递到教育理念中。美国教育界普遍认为,任何一位学生除了学习之外,必须有面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必须关怀社会。因此在美国教育中,除了学习成绩的要求以外,更看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才干与领导能力,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 想得到美国名校的青睐只有做义工吗?

  美国大学录取很看重学生服务社会做义工的经历,一些中国学生为了迎合美国高校的喜好也纷纷加入到做义工的团体,这本是一件好事,可在做的过程中却有一些变味了。美国宾州大学招生办负责人曾问中国学生甘肃是否很穷,因为他们在审核中国学生的申请材料中看到,三人中就有一人写到去甘肃做过义工。这在美国大学看来颇有些作秀的成分。

  啄木鸟教育对此指出,做义工不必非要远赴外地,完全可以就在你住的社区、你所在的学校附近等区域,只要能帮到有需要的人士就可以了。在这里还要重点强调的是,申请美国大学时体现社会责任感的不仅仅只有义工活动。啄木鸟教育资深海外留学顾问陈起永就表示,“美国很多顶尖学校非常看重学生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包括很多内容,义工是其中的一种。还有表现兴趣爱好特长的,例如钢琴十级,萨克斯九级,这是一种才能,录取时比较看重。有人说我在课外搞一些研究项目,比如机器人项目、工程比赛等,还包括一些学术竞赛,这些活动背景也同样被美国大学所青睐。”

  面对种类繁多的课外活动,有些申请者又产生了新的疑问,“什么样的课外活动就有用?比如耶鲁喜欢有领导才能的,麻省理工喜欢学术类型的,是不是申请的时候要针对不同的学校做相应的活动,这样有的放矢,投其所好呢?”对此,中国资深海外升学顾问、啄木鸟教育陈起永指出 “美国大学招生的时候希望录取的学生群体多元化,就是说耶鲁不仅希望招到有领导才能的人,也希望招到有研究才能的人。麻省理工的学生很多都获得过奥赛数学金牌、物理金牌,但是也录取过只有学生工作经历、没有竞赛类奖项的啄木鸟学员。美国大学不希望学生太单一了,申请者为了迎合学校喜好去准备活动就显得有些片面了。我的意见是,做活动一定要能反映自身能力和潜力,不要去一味迎合学校的喜好,你的活动更有独特性反而更能得到青睐。”

  总而言之,美国大学尤其是顶尖名校的招生官们都会特别关注学生在类似做义工等方面的课外活动表现。啄木鸟教育建议有意向去美国留学的学生朋友,除了TOEFL、SAT成绩这些硬件条件之外,还要像备战考试一样,好好地准备你的课外活动。(来源:新华出国)